金沙威尼斯欢乐娱人城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系列培训(二)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具有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、综合素养,服务区域卫生事业,“下得去、留得住、用得上”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。
一、课程体系六大模块
由通识教育课程、学科基础课程、专业核心课程、专业拓展课程、实践教学环节及创新创业课程六大模块有机融合、层次分明、比例协调的课程体系,为毕业生达到毕业要求提供了课程保证。
二、学术自治
学校设有校院两级学术委员会、学位评定委员会、教学指导委员会等学术组织,审议学科和专业建设发展规划、专业设置、培养方案,评定教学、科学研究成果和学位授予,为学术自治提供重要保证。
三、毕业与学位授予
2019 版人才培养方案规定,标准学制 5 年,实行 5-7 年弹性学制。学生在修业年限内,修满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最低总学分 229 学分并获得体育合格证(含大学体育课和体质测试),准予毕业。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,学生达到毕业条件、平均学分绩点达到 1.5,授予医学学士学位。
四、培养质量
近两年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首次就业率在 80%左右,2022 届该专业学生考研通过率达到 31.67%,逐年增高。
五、课程设置
包括课内课程体系和课外指导课程体系两大部分,课内课程体系包括通识平台、专业平台和实践创新平台 3 个部分,平台间相互联系、逐层递进,涵盖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。总计 240 学分,其中必修课程 196.5 学分(含毕业实习及毕业考试共
26 学分),选修课程 43.5 学分。通识平台(49.5 学分),专业平台(154.5 学分),实践创新平台(36 学分,其中毕业实习48 周,计 24 学分)。
六、早临床、多临床课程计划特点
学生入学教育过程中,设置医院参观和心肺复苏创新项目,组织科研工作突出的老师从善于观察和质疑等维度进行分析性、批判性思维的启蒙;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,有计划地在临床环境下安排临床相关内容的学习,主要包括医患沟通、病史采集、体格检查等,增加学生对临床医学专业的感性认识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;在实践创新学期安排临床医疗义诊服务和社区实践活动,使学生在早临床、多临床实践与技能操作过程中提升职业认同和成就感。
七、课程整合实践
基础医学院五大实验课程整合为生物医学实验课程。包括人体解剖学实验、显微形态学实验、机能学实验、医学生物学实验、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。
八、学生自主学习平台
泛雅网络教学平台、青果教务管理系统、“尔雅”和“智慧树”。
九、教学方法
(1)重视优化传统教学方法(LBL)。
(2)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(PBL)。
(3)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(CBL)。
(4)基于 TBL 教学方法的探索性实验。
(5)跨专业学习平台,医学研究基本技能训练课程。
(6)床旁教学,在见习和实习阶段广泛开展床边见习、采集病史、体格检查、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,查阅相关实验室和影像检查资料,书写病历。
(7)通过数字化教学演示,学生在基础医学院虚拟实践平台和附属医院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学习。
(8)使用标准化病人(SP),进行情景教学。
(9)以赛促学,参加学校、自治区、全国比赛。
(10)第二课堂的作用,“崇仁学堂”德育。
(11)过程化考核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。